時間:2021/01/17
分享者:拙真瑜伽創辦人 賴奕峰
現代人長期維持相同姿勢,累積下來的痠痛,透過一時的按摩,也許能紓解許多,但你是否有注意到,偶爾還是是有莫名的痠痛,或是舊傷一再復發,疼痛持續跟著你呢?表面看似肩頸、腰酸背痛,你可曾想過,疼痛的來源可能是更深處,通常痠痛之處,往往是被害者,透過筋膜放鬆,找出真正的的兇手(疼痛起始點),解決令人困擾的痠痛。

這次我們再次與拙真瑜珈的Vincent賴奕峰老師,為我們扎實的上了一堂自我療育課程,以運動科學的角度,正確自我放鬆。來自西方的肌筋膜其實與東方的經絡相似,而筋膜線的放鬆,更是值得每個人學習與自我療癒的知識。
談到肌筋膜,處理到雞胸肉時,薄薄的那層膜,就是我們口中的筋膜,運用張力整合結構特性,連結肌肉骨頭,穩固身體骨架,西方學者Thomas Myers,更是直接發表「解剖列車 Anatomy Trains」重新定義人體肌筋膜功能性的連結。
而如何定義有效的放鬆指數呢,依照疼痛指數分為10分
- 0分 :無疼痛感
- 1-3分 :輕度疼痛—雖有疼痛但可忍受,能正常生活,睡眠不受干擾
- 4-6分 :中度疼痛—疼痛明顯且不能忍,睡眠受干擾,嚴重需服鎮痛藥
- 7-10分:重度疼痛—疼痛劇烈且無法忍,睡眠嚴重干擾,需服用鎮痛藥
根據醫學疼痛指數量表,斷指為天下第一痛,因為神經連結最多,疼痛指數10,接下來是癌症,第三痛則是分晚(生小孩痛),疼痛指數列在7-8分,而有效的筋膜放鬆,疼痛指數大約是落在5-6分左右,4分是有點爽痛爽痛感,想要有效的放鬆,還是得先忍受過程的痠痛喔。
放鬆的時間,熱身大約抓在一個區域90秒以內,而深層的放鬆,則需要一個部位90秒以上,300秒以下,大約是7-8個呼吸,每個吐氣數8秒、吸氣7秒,就能輕鬆達到90秒以上。

人體七大功能性筋膜經絡
包括:(1) 淺背線、(2)淺前線、(3) 側線、(4) 螺旋線、(5)手臂線、(6) 功能線、(7) 深前線。

樹枯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,一開始就從腳底板一路放鬆到全身,

從腳底板到小腿,臀大肌到臀中肌,菱形肌與肩頸的舒壓按摩,
短短的150分鐘,卻能夠充分地排除身體無行的疼痛與壓力
小小一顆按摩球,卻擁有無限的自癒能力,自我放鬆不求人。

正確觀念的建立,有效的學習放鬆技巧,每周1-2次的練習,居家自我放鬆就是這麼簡單喔。
感謝拙真瑜珈明亮乾淨的空間,嶄新的設備與專業瑜珈知識,專業的運動科學角度,陪我們度過美好的周末早晨。

拙真瑜伽
台灣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666號6樓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