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時間:2020/10/24
分享者:Deron Tasi
Deron自從2017年初嘗比利時精釀後,就瘋狂迷上啤酒,兩年內達成千餘種啤酒的品飲經驗並進修考上啤酒侍酒師資格。就讓我們伴隨著講師一起探索啤酒之旅吧~

Part 1
何謂啤酒?
以澱粉釀造的非蒸餾酒
啤酒的由來?
最早可追朔自兩河流域,蘇美人進入農業社會,因不可考的美麗意外,發現大麥煮熟後變成甜滋滋的麥汁,放久了就變成發酵的啤酒了!
到埃及時期規模,啤酒開始大量飲用,當時以神廟為中心,習慣先做麵包,再釀造成啤酒,實在帶美妙~
修道院成幕後推手?喜歡啤酒的人一定知道,修道院啤酒是經典中的經典,但為何要叫修道院呢?西方國家的僧侶,每逢戒齋月,不能吃固體食物,只好喝麥子煮成的麥汁充飢,意外發展出修道院啤酒文化。
啤酒原料?
酒的四大原料要有 1.水 2.穀物 3.酵母 4.啤酒花
釀造過程
要喝到這一小瓶酒,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步驟,真是不簡單啊~

PART 2
商業 VS.精釀
商業啤酒:大量、低成本、爽口,多以Larger居多,低溫發酵、口感清澈、釀造時間長、適合大量生產;成本低;大眾化風味(苦度低、爽口搭配食物),例如:經典的皮爾森歐克啤酒(下圖)、美系淡拉格、德國節慶啤酒、德系深色拉格。

精釀啤酒:艾爾Ale居多,高溫發酵、釀造時間短、風味強烈,口感多元、鮮明、叛逆,例如:聖伯納杜斯修道院白啤酒、小精靈特級金啤酒(下圖)
美國精釀提酒協會定義(BA):
1.小型:年產量600萬桶以下
2.獨立:釀酒股份大於75%
3.傳統:釀造時僅使用能添加風味的麥芽與其他原料

啤酒風格介紹
不過濾+不滅菌=鮮啤酒
過濾+不滅菌=生啤酒
過濾+滅菌=(熟)啤酒
啤酒小知識
瓶裝:填充技術成熟,瓶內含氧量較罐裝低,氧化速度較慢。出場時間相同,在非光照下的存放場呵,原則上會比罐裝新鮮。
罐裝:現今充填技術限制,罐內含氧量會比瓶裝高,但鋁罐擁有良好的遮光效果,在光罩場合下,反而建議優先考慮罐裝啤酒。
(為了得到最佳的品飲效果,建議瓶裝啤酒到到玻璃杯飲用)
杯子的選擇,不同的杯子在喝酒的時候,有的酒杯造型會留住啤酒的香料香氣,有的則是在乾杯的時候大塊唱飲用的,這部分也非常有趣呢~
喝完酒杯若還要暢飲,就要把杯子用清水清洗一下,是為了去掉杯子裡的雜質,能讓我們喝到更棒的酒。

PART 3
台灣精釀介紹:
2014年來,台灣精釀啤酒酒廠如雨後春筍般成立,從早期的金色三麥、台虎精釀以及掌門精釀,釀造知名24節氣的啤酒頭、禾餘麥酒、打狗啤酒眾多等等的,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,在國旅盛行的年代,將在地經釀酒廠加入行程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喔!
啤酒分享到此告一個段落,現在只是踏入的一小步,啤酒之旅,從現在開始啟程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