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8/09/16
分享者:林紹偉
這次APP Women特地邀請Design For Taiwan第三屆導師林紹偉來和大家講解『設計思考』,幫助APP Women的每位女性學習定義問題,重新規劃人生,更讓你學習到如何與團隊更緊密合作。
在『創新思維講座』裡頭,看到講者這麼努力、不畏辛苦地與夥伴從事社會企業,明明知道這是一件很辛苦事情,但希望看到台灣有所改變而不斷努力堅持著自己覺得對的事情,更利用Design Thinking的模組,(Empathize、Define、Ideate 、Prototype 和Test),有策略地改善中低階層生活水平,進而提升社會的整體品質。
紹偉分享團隊所完成的案例,都是由很簡陋的Prototype開始,每個令人驚豔不已的產品或者專案開端,都只能使用手邊現有資源來建構,像Google Glass的Prototype土到不行,只用了衣架子、微型投影機、甚至是身邊同事的髮夾和便利商店的竹筷,便完成了最初的版本,而這個足以和使用者溝通的Prototype,只花了設計團隊大約一天的時間。這督促我思考是否真的要等到資源到手,才能開始動作?或者這些都只是藉口,沒有資源就盤點手中有的材料,有機會這些破銅爛鐵也可以成金,還是我們只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?
在『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』篇章,紹偉提到大學時參與了伊甸基金會的印度國際志工計畫,並瞭解到本科的財政系並不是志向所在,但不太確定自己能做什麼,到上海交換學生半年發現自己很喜歡空間設計,回來直接砸了12萬學習空間設計的技能,在進入業界做了展覽空間設計之後,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於社會議題有莫名的使命感,也因此接觸了社會企業,甚至為了了解它的運作方式而去賣菜,進而和夥伴創立了社會企業SolutionMakers關注柬埔寨的社會議題。而現在成立了社會設計組織Social AED,希望藉此可以打造一個孵化系統,讓大家都有機會使用這個平台,實現每個人心中的社會設計。
對於自己在人生設計這條路上,他透過不斷嘗試,建立自己的Prototpye,來找尋人生的答案,他提及我們都要去思考:『你想要變成怎樣的人?』,來幫助我們定義自己的人生道路。
沒有一步到位的幸運,但保有大膽嘗試的心態,從過程中找尋自我價值,絕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情。
那,你準備啓程了嗎?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