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8/07/13
分享者:Roger老師
APP Women很開心能邀請到在業界行走的Roger老師來和大家分享理財這門學問以及好用的工具,Roger老師非常用心在講座前先蒐集了問題,由解惑來展開分享的序曲。
1. 沒有投資方向?
Roger老師整理了多達40種工具於本次講座和大家分享,其實投資方向也來自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裡?如果想要進股票市場賺很多錢,要先想一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錢,以及賺了錢之後想拿來做什麼?
這個乍聽很浮誇又好像想太遠沒必要,但是這將巨大地影響你的投資方向,好比你人生規劃的階段目標只是一個想要的願望,像環遊世界,代表你的投資可以積極一點,如果成功就能實現,即使失敗也不影響生活;可是如果你的階段目標是擁有家庭,趁年輕籌孩子的學費,家境也欠佳,代表你的投資必須以穩健增長為前提,就不應該做激進的投資,以安全的配置為主,也不能只存錢買儲蓄險,需要比別人更認真看待投資這件事。
2. 存錢好還是投資好?
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其實環環相扣,沒有投資方向的話,就不會知道哪一個比較好,所以首要之務是做好資產配置,明白自己的目標在哪裡進而開始行動,投資好難,但怎麼樣也不會比人生難。
進入股市,要有8%以上報酬的期待,否則買基金等6%以下保本的項目即可,才不用承擔了股市的風險又沒賺到錢,白話文就是:白忙一場。
3. ETF怎麼選?
ETF是Exchange Trade Found的縮寫,為交易所交易的基金,和一般的基金有何區別?
一般的基金是集合大家的錢,買超多股票,所以要收取經理費(有時稱管理費)、保管費以及手續費,換句話說:還沒賺錢之前已經被扣了5%。
經理費:操盤人每年收一筆,按月計息。
保管費:放錢的銀行每年收一筆,按月計息。
手續費:從哪裡交易,收1-2%。
相對於基金,ETF的手續費只有四分之一,Roger老師除了提及有積極和消極等操作面之外,以「必須消費ETF」為較好的投資標的。附帶一提,國際股市紅色代表下跌、綠色代表上漲,所以上表值得關注的為綠色的ETF。
配置可參考下圖,當然如果大家口袋夠深,手上有90萬台幣的話,可以直接買一股股神巴菲特的股票(3萬美金),畢竟跟著優秀會賺錢的人準沒錯。
4. 如何選擇適合股票和判斷進場時間點?
如果小資女孩選擇做資產配置,進場時間點就顯得沒那麼重要,每一支股票都有破產的風險,但是進場後就要有賺8%的決心;所以可選購像台灣50這樣的ETF,是50家公司合起來的,除非50家公司全倒,不然就不會倒。
回到進場時間點的問題,Roger老師從人類行為基準,分成四塊說明。
一、看大盤融資維持率
融資就是借錢,維持率是看投資人目前借錢買股票到底有沒有賺錢。166%是初始值,超過166%代表散戶有賺錢,低於則代表賠錢,所以大概超過170%就做空(散戶通常賺一點點就會想賣了);在150%下線的話可以分批進場,因為台灣的散戶的邏輯比較特別,越跌他們就越買,反而不會停損。
「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,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。」
二、看套牢區的大小
套牢區大小意思就是看套牢的人多不多,如果套牢區很大,代表漲上去就會有人解套把股票賣掉,所以很難大漲。
三、投信突然大買+外資不干涉
投信只能看好,不能放空,所以看投信比較準。
外資就不一樣了,台灣是外資主導的市場,漲幅與交易量都可能是假的,有可能是本土公司設立境外公司避稅用;左手在本國賣出,右手在境外公司買進,投資人會誤以為外資主力看好,但其實是假的。
四、本益比與基本面合不合理
簡單來說就是看這家公司賺不賺錢,本益比越高,投資人賺錢回本的年時間就越長越不利。如果本益比很低的話,一來是可能大家沒注意到,二來是可能會倒,還是要看公司的營運。
5. 有什麼投資工具是適合小資族長期穩健的投資選擇?
和挑選伴侶一樣,沒有最好的,只有最適合的,所以全看個人的財務目標及規劃,附帶一提,如果有邀請你投資未上市公司的千萬不要相信,如果是很好的機會,肯定是自己借錢去投資,怎麼會給不認識的人賺;反過來,如果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創業,手頭上又寬裕的話,倒是不妨一試,畢竟當初支助巴菲特的那幾位朋友,應該幾輩子都不愁吃穿了。
6. 請推薦理財相關的APP
Roger老師帶我們一一看這些APP的功能,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挑選適合自己的使用。
Roger老師幫大家解惑完之後,開始分享觀點,搭配清楚的投影片,讓大家對於財務規劃及股票知識的理解邁進一大步。
先存錢才有本錢–省一塊錢就是賺八塊錢。這就是複利的壓倒性力量。
做好現金流管理,支出較多的月份,就以該月有月配息的ETF作為投資標的。
接著Roger老師也和我們分享投資過程常見的一些行為財務學:
一、心理帳戶:傾向於亂花用意外之財。
二、贏家的詛咒:得標的人較原金額多花了20-30%。
三、自我歸因偏誤:股票跌了、輸錢都是別人的問題。
四、損失趨避:開店如果虧損了知道要關,但股票跌了卻執迷不悟被套牢。
Roger老師補充,好的股票就是應該用合理的價格買進,就像再好吃的荔枝,也不會花一萬塊去買一斤。
合理的價格才是一筆好的投資,別讓過去錯誤的決定影響你的未來。
一家好的餐廳,如果賺錢之後應該會繼續拓點,所以標的也應該用這樣的方式思考,台灣人常常僅看到眼前的利益,但應該就公司營運面做長遠的考量。
除了不要選配息的股票外,記得不要考慮還本型或保障型的保險。
從這邊Roger老師也提醒大家,不需要買終身還本型、保障型的保險,變額年金其實讓繳的錢變多,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問題,其實錢是越來越少的,但最後領到的也都是自己繳的;反而應該規劃逐年保費遞減的壽險、以及不還本的醫療險,癌症險、有雜費的保險才是更有保障的。
投資工具介紹
小編就自己聽課的理解稍微介紹一下幾個工具:
債券:就是借據,公司破產時先拿錢,剩下的再分給股東。
REITs:集資買房收租。
資產租賃信託:集資買飛機,出租給航空公司,收租。
權利金信託:大湖採草莓,帶走要付錢(草莓改成油田)。
商業發展公司:所謂的天使投資人。
雙向借券:如果你買了中華電信這支股票,還可以再租給別人收租。
承銷申購:抽籤,很看運氣。
日幣:投資日幣不如等日幣升值以後,逢低買日股ETF。
原油:油錢變貴的時候,手上原油ETF是賺錢的,補貼生活開銷。
澳幣:買澳幣可以用買中鋼代替,澳幣、鐵礦砂與中鋼常同漲同跌。
印度:買印度其實可以買台積電,因為台灣半導體公司多設廠在印度。
實支實付:雜費項目一定要高。
非常感謝Roger老師為女孩們準備了如此詳細的理財工具,真正重要的東西都是值得投資時間學習的,希望女孩們都能花點時間真的弄懂這些工具,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財方式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