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7/09/03
分享者:芮格那
本次心得文,由APP Women台中夥伴YUKI Lin撰寫
原文出處<活動│APP Women 尋人啟事-占心術活動心得>
「我們不是直銷也不是什麼宗教團體哦…」Doris在一開場的時候就打趣地這麼說。
今天參加由APP Women主辦的一場占心術活動,一開始以為是類似心理學與塔羅牌算命的工作坊,但實際上更像是自我探索、覺察的引導對話。至於該怎麼進行呢?
我的問題是什麼?
首先芮格那請大家做簡單的自我介紹,以及參加這個活動的動機、想提問的問題。我發現大家幾乎都有抱著某種確定的人生課題才前來,某種占卜、算命、塔羅似的事前準備似的,那我呢?剛切換到另一個階段,對於現在這個階段所抱有的不安與迷惘,希望可以得到解答嗎?又或是已經有了大致的答案,只是來印證這個答案是否正確呢?
心理諮商與OH卡
心理諮商是從對談開始,而對談,則是不停地透過發問,來洞察核心問題,並找出最佳解答。OH卡則是一個工具,幫助我們從視覺畫面中,去理解、深入自己的課題。OH卡和塔羅牌不一樣的地方是,每個人可以對牌面有不同的解讀,同一張卡片在另一個人眼裡,就會有全然不同的詮釋,也因此,88種圖卡與88張字卡,所拼湊出來的不會只有88 x 88 個答案,因為如何詮釋自己抽中的這張圖卡,是靠你自己。
各組意見交流時間
接下來實際透過抽選OH卡,來試著操作一次尋找問題答案的旅程。
-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定義自己的問題是什麼,越具體越清楚越好,在心裡默念三次,或者寫下來,以免自己忘記(這很重要!)
- 任意盲抽一張自己的卡片
- 敘述自己看到了什麼
- 將這個畫面與自己的問題做連結,做出解讀
- 開放夥伴們分享他們對圖面的看法
對我來說最有趣的莫過於最後一個步驟了,芮格那特別強調,在別人敘述自己的問題、卡片、以及故事連結性時,專心聆聽,因為這些都是別人的議題,唯有聽到了「開放大家提供意見」的指示後,再提供自己的想法。
在開放意見前,專心當一位聆聽者。
這樣的做法跟阿德勒所提到的「課題的分割」有些類似,畢竟我們過的是自己的人生,無權干涉別人的選擇、左右別人的決定。而且在自己已經準備好的情況下,接收他人的建議,無形間也增加了對意見的包容程度。
我對抽到的卡片抱有悲觀負面的印象,但經過夥伴們的解釋後,又對它有了新的想法,覺得跟老師一開始所說一樣,大家有緣共坐一桌,一定會有能成為妳問題解答的人。
尋人啟事:尋找誰?
這個活動就像是在尋找意識下,潛意識的自己。這個探索心理層面的方式很有趣的是,綜合了「過去」與「未來」,的確過去的經驗(佛洛伊德說)造就了現在的我們,但現在的我們如何詮釋過去(阿德勒學說),也才影響了未來的我們。
每個人所需要察覺潛意識的時間點不同、課題當然也不盡相同,既然是面對自己的人生,自我的覺察能力就很重要。
但自我覺察能力並不是單純看書、上課就能達成,應該說,大部分知識學習的重點,是你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。今天學到的只是一個開端,核心的問題往往需要透過不停的、不停的往下深鑿才能夠洞察,自我的對話是必要的,但也需要適當的抽離當局者迷的狀態,才不會只拘泥於事情的單一面向。
很開心今天參加這個活動,和同好們一起分享交流,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,也歡迎加入一起學習一起玩哦。
發表迴響